佛子行三十七頌 佛子行三十七頌 南無觀世音菩薩! 雖見諸法無來去,唯一勤行利眾生,殊勝師及觀自在,三門恭敬恆頂禮。利樂之源諸圓覺,從修正法而出生,彼亦依賴知其行,是故當說佛子行。1.獲得暇滿大舟時自他為渡輪迥海,畫夜恆時不懶散,聞思修是佛子行。2.親方貪心如水蕩怨方瞋心似火燃,取捨皆忘痴黑暗,拋棄故鄉佛子行。3.捨惡境故漸減惑無懶散故善自增,心澄於法起正見,依靜處為佛子行。4.常伴親友各自散勤聚財物遺為跡,識客捨棄身客房,捨此世為佛子行。5.交近彼而三毒增且令聞思修退轉,能使慈悲滅盡者,遠惡友為佛子行。6.依止何者 信用貸款罪過滅功德增如上弦月,勝善知識及自身,愛彼勝己佛子行。7.自亦束縛輪迴故 世間神祇能救誰 ?由此依止不欺者,皈依三寶佛子行。8.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惡業果,是故縱遇命難時,終不造罪佛子行。9.三界樂如草頭露一瞬剎那毀滅法,恆時不變解脫果,追求其為佛子行。10.無始以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? 是故為渡諸有情,發菩提心佛子行。11.諸苦源於欲自樂諸佛利他心所生,由此自樂與他苦,如實交換佛子行。12.誰以大欲劫我財或令他奪一切財,己身受用三世善,仍迴向 酒店兼職彼佛子行。13.吾雖無有少過咎他人竟來斷我頭,以悲心故彼諸罪,自身代受佛子行。14.何者於吾生誹謗雖廣宣揚遍三千,仍復吾以慈心故,讚彼德是佛子行。15.何者於眾集會中 揭吾隱私惡言向,於彼還生益友想,恭敬其是佛子行。16.吾以如子護養人 彼若視我如怨仇,猶如母憐重病兒,倍悲憫是佛子行。17.與吾同等或下劣 雖懷傲慢屢欺凌,吾仍敬彼如上師,恆頂戴為佛子行。18.恆受貧苦為人欺 復遭重病及魔侵,眾生諸苦己代受,無怯弱是佛子行。19.美名四揚眾人敬 財物量等多 信用卡代償聞天,然視世妙無實義,離憍慢是佛子行。20.倘若未伏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,故應速興慈悲軍,降伏自心佛子行。21.一切妙欲如鹹水 任幾受用渴轉增,於諸能生貪著物,頓捨卻是佛子行。22.諸所顯現唯自心心性本離戲論邊,知已當於二取相,不作意是佛子行。23.會遇悅意之境時應觀猶如夏時虹,雖現美妙然無實,捨貪著是佛子行。24.諸苦如夢中喪子 妄執實有極勞累,是故會遇違緣時,視為幻象佛子行。25.欲証菩提身尚捨何況一切身外物,不望回報與異熟,布施即是佛子行。26.無戒自利尚不成欲行利他成笑柄 ? 是故無 酒店經紀世間希求,守護戒是佛子行。27.欲享福善之佛子一切損害如寶藏,於諸眾生無怨心,修忍辱是佛子行。28.唯求自利小乘士見勤猶如救頭燃,為利眾生功德源,發起精進佛子行。29.已知具寂之勝觀能盡摧滅諸煩惱,違離無色界四處,修禪定是佛子行。30.若無智慧以五度不得圓滿菩提果,故具方便離三輪,修智慧是佛子行。31.若不細察己過失以行者貌行非法,是故恆察己過失,斷除其是佛子行。32.因惑說餘佛子過令自違犯且退轉,已入大乘行者過,莫議論是佛子行。33.貪圖利敬互爭執令聞思修業退轉,故於親友施主家,離貪著是佛子行。34.粗?情趣用品y傷害他人心復傷佛子之行儀,故於他人所不悅,斷惡言是佛子行。35.煩惱串習則難治士執念知對治劍,貪等煩惱初萌時,即剷除是佛子行。36.總之何處行何事應觀自心何相狀,恆具正念與正知,成辨利他佛子行。37.如是勤修所生善為除無邊眾生苦,悉以三輪清淨慧,迴向菩提佛子行。 追隨經續論典義,及諸聖賢之教授,為利欲學佛子道,撰此佛子行卅七。吾慧淺薄少學故,文劣難令智者喜,然依經典教言故,佛子行頌應無謬。然諸宏闊佛子行,智淺如我難測故,違理無關等過失,祈請諸聖賢寬恕。吾以此善願眾生,依勝二諦菩提心,不住有寂之邊際,等同怙 房屋出租主觀世音 ! 為利益自他故宣說教理之出家人無著,寫於水銀寶窟。 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序 菩提心法乃八萬四千法門之精華,具有菩提心足 以成佛,不具菩提心無法成佛。菩薩無邊所行浩瀚廣 大,佛子圖美桑波尊者慈憫後學,特別將自己修持菩 薩行的經驗,以及經教中所宣說種種修持菩薩行的法 門,撮其精要以口訣的方式總攝於三十七個偈頌中, 文字精簡,淺顯易懂,具有殊勝的加持力。 這本著作是西藏佛教四大教派所共同推崇且修持 的基本主要課程。像雪域佛法重鎮--喇榮五明佛學 院,在每一個佛子進入佛學院之初,首先即要求熟背 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,作為學習一切 新成屋佛法之前行。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上師不論至何處傳法,首先均以 本頌與大眾結緣,法王也經常提到:遇到任何一個 魔障時,心中生起慈悲心,然後以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 作為修持的儀軌而唸誦,則一切障礙自然消解,這是 無庸置疑的。所以這個法門是一切除障法中最殊勝 的。"若能經常唸誦本頌,心相績中自自然然生起慈 悲心,噶舉派的一些上師也特別要求弟子必須唸誦一 千遍作為<空性禪修>的前行,由此可見這個法門的 重要性。 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作者簡介 圖美桑波(意為無著賢),西元1295年藏曆六月 初八誕生於距西藏薩迦總寺南方三個半由旬札迦的地 方,父名龔秋巴(意即 房屋二胎三寶),母名布卓。三歲喪父, 五歲時母親亦相繼去世,由寺中老喇嘛撫育長大。 五歲時開始學習藏文、經典;十四歲,藏曆六月 八日於喇嘛巴叭和堪布仁欽巴桑前受沙彌戒,時名桑 波巴;十五歲,就學於伯東埃寺。(此寺為格西木札 巴於1049年創建,位於後藏地區,培育出很多的學 者和成就者。)隨喇嘛貢噶學習《阿毗達磨論》與 《三藏經續》等。之後,前往薩迦寺跟隨喇嘛雄嘉學習 《因明七論》並研學了佛經和藏傳文化、大小五明,全都 圓滿通達;二十三歲,至後藏各寺院作佛法的辯論, 尤其以因明論上無人堪比而名享一時,獲得'辯經無 比尊,的稱號,深受許多學者的佩服和讚歎;三十歲 時,於江邑仁欽貢前接受比?設計裝潢C戒,並一心觀修。 三十九歲,蔣揚敦佑嘉稱和眾多喇嘛屢次敦請他 回伯東埃寺弘揚法教,大師本欲隱居專修,然禁不起 眾師兄一再請求,遂返回寺中傳法三年,培育出很多 弟子。 四十三歲時,前往額曲秋宗(或稱額曲仁欽巖洞, 意為水銀法寨)二十多年閉關靜修,獲得至高成就。 1369年藏曆十月二十日夕陽西下時,身穿法衣,在靜坐中入定圓寂。 遺作甚多,大部份屬於菩提心方面的引導和教言。 大堪布江秋則模和法王尼瑪秀努等眾多修行者都是他的弟子,大師為 西藏佛教史上的偉大高僧修行者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住商房屋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b50obyxy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